2007年2月12日星期一

我的2006年第四季度阅读书目

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蹿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何兆武《上学记》
《万历十五年》、《地北天南叙古今》、《大历史不会萎缩》、《放宽历史的视界》、《赫逊河畔谈历史》,均为黄仁宇出品,海外学者,观点鲜明。而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很多大学老师的推荐书目。后面除了黄先生比较喜欢啰嗦他的当兵史,别的也可以一看,肯定比历史教科书要好得多。而由于黄先生啰嗦了太多他的当兵史,他的《黄河青山》也就是他的回忆录我是决计不会借来去看了。
相比之下,2006年的学术红人加出版界红人易中天的书也我读过2本,分别是《读城记》和《品人录》,前者可以在休闲的时候读一下,个人感觉易老师对他所住的厦门和上海感情较好,篇幅也较大;而后者可以作为一家之言看看。我前两天看到电视里阿忆老师说了一个观点:易老师讲的不错,也让人感觉他讲得很学术。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全国人民通过总共也就是3-4天的易老师的节目来读历史,有可能比较碎,也有可能比较单一。我在豆瓣上看到过一则回复,一位书友评《品人录》说这本书直接改变了他的历史观,我相信这位书友肯定除了教科书之外涉猎不多。易老师这本畅销书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先入为主地改变很多人的历史观。个人感觉更喜欢黄仁宇,因为易中天老师的比较通俗,有些地方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易中天老师也写过一本《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为什么这本书受到追捧的程度,不及《品三国》呢?因为三国可以讲得通俗,而有些却无法畅所欲言。
讲到美国宪法我最近读了林达的《如彗星划过夜空》,个人觉得相当不错,推荐给同寝室的室友去读也都读得欲罢不能。林达作为2个人合用的笔名,这样的写作本身就比有的作者跟吸引人,而他们的历史观和生活体验给读者也有风格迥异的感觉。本书以及这个近距离看美国的都是美国宪政的问题。我一直不懂有些老师给我们开参考书的意义,因为有些实在不是一个本科生能读懂的,我一直把这个参考书定义为字典,要用的时候去查,别的时候我相信没人去看字典吧。而此书在于它能通过作者的娓娓道来,引起你对真正意义上的关于民主和公平的思考。而看完了这本书的前半本,我的外法史美国部分压根用不到复习了,而后半本,那个故事被他们写的更像本侦探小说。所以强烈推荐要初学外法史和宪法学的同学,当然也推荐给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说难听点,学宪法去读教科书不如直接去读林达,要知道,赵晓力是直接让大一的孩子读《联邦党人文集》的。
历史方面有2本书借回来却没时间或者精力去读,一本是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我上外法史的时候把这本书带去看 ,还是有点好处的。而另一本是法国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我看了几页实在是望而却步,因为有些我们京津乐道的历史事件在他的书里面有可能就一句话,我丢给一个同寝室选历史的同学,这个孩子大摇其头,连呼看不懂。谢和耐老先生是法国汉学界的巨擎,不是中国如恒河沙数般的学者能比得,这本书我读了49年以后的一点,虽然有明显的删节(这肯定不是作者或译者的原因),但讲得客观而又透彻,不是那种乱其八糟的历史厚黑学的能企及的。同时我们看到,这本书是欧洲大学生学中国历史的教材,就可以知道中国的大学教材编著的有多烂。
杂文方面读了王小波的一点和李零的《花间一壶酒》,还行,关键我平时通过网络和报纸看了不少,可能有的观点重复了。
散文方面,借了《世说新语》,泡脚和零碎的时间短短续续看到方正第六。《世说新语》是非常不错的古书,文字即使是原文也不是很难懂,在这个纷杂的社会去读读魏晋名士的所做所作,可以说也是暂时抛开世俗的喧嚣了。
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 很多老师都推荐去读《社会契约论》,我却去读了该书译者的这本回忆录。我读得时候是11月份,而12月的时候文汇报的读书版面上这本书就被很多人推荐了,当然这是不无道理的。这本书主要讲了当时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如梅贻琦、杨振宁这些联大人的风采,而这本书中透露出的学术及学习氛围的自由是我们现在感受不到的。西南联大有传承的自由学风,让各种思想在联大交融,以实践来检验,西南联大在国家生死危难之际,以当时贫瘠的环境,却孕育了精神的高峰,却培养出了大批的栋梁之材乃至国内外的泰斗,这确实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孩子大一进来就考虑找工作了,当然,这也是他们的自由无可厚非。
小说读的不多,我读小说的宗旨就是,我只是在其中寻找乐趣,所以不会逼着自己去读那些意识流的小说,反倒喜欢读点轻松点的。读了《李傻傻3年文集》中的《红叉》和苏煜的《上海夏天》,都是第一人称写学生生活的,个人感觉比较YY(虽然苏煜口口声声说这有自传体性质),不喜欢。反倒是喜欢江南的《此间的少年》,虽然套用了金庸小说的人名,但是正如江南所说,是在记录他的学生时代,而其中的校园和生活,比前面2本单纯的YY要好得多。甚至其中拱猪的规则 ,我们寝室直接准备套用了。
大角的《白雀神龟》和《铁浮图—— 风起云落》,前者是单行本,后者是连载,前者是一个特殊的角度叙事,而后者是多主线交叉式剧情,觉得前者更好看点,当然不是九州的饭也可以不读。
斩鞍的《朱颜记》,双主角第一人称交叉叙事的写法写了一段美丽的故事,可以说是我看到如今除了《缥缈录》和《美人如玉剑如虹》最好的九州读品了。但笔是妙笔,文是好文,纵感天动地,故事的结局纵非我所愿意看到。但是推荐读一下。
重读今何在的〈羽传说〉,另外推荐今何在今年的短篇《中国式青春》,在他的blog上有,是06年读到的最精彩的短篇小说了,而现在我和我们寝室遇到中美文化差异的问题和中国体制上的弊端的时候直接用“中国式青春”这5个字。用普通的文字和故事,纪念一段中国式的激情 ,可以说这篇小说是今大作为资深写手实力的体现。
王晋康《蚁生》,10万字的科幻,也是写文革时期的,虽然是科幻小说,但是科幻只是载体,王晋康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那段历史中的人,那段历史中的事,看罢之后,不免引起思考。号称要角逐06年科幻小说王座,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我以前不怎么看科幻,对这篇小说还是举大拇指的,但是有点虎头蛇尾。
余华的《活着》,最后的几段,确实让人不忍卒睹。
读了上面的3篇,对于那段历史我没有经历,但是我们看到那段时期对人性的泯灭的同时,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有的是激情的。比起当时另一个世界的滥交中颓废,究竟哪个更好?
连载方面继续《紫川》和《佣兵天下》,前者半年出一章,算是太监了,而写完了人魔大战,老猪也一下子没有笔力了,进入无聊的搞笑阶段。而说不得大师近期明显有借鉴《风姿物语》的风格,连猪八戒和天行者都出现在这部小说中了,个人觉得帝都池寒枫一死,故事就一下子由盛转衰,这种小说本来就是以想象力为卖点,作者的黔驴技穷小说也到头了,最近池家的老爷子死了无非是作者想故伎重演罢了。当然,有些比如魔法帝国复国的煽情段落还是有点作者当年的风采的。

另外艺术方面读了一本好像是100位最伟大的建筑师,另一本是《十大建筑鬼才》。
前一本是黑白的,作为一本介绍建筑师和建筑的书,100是个比较圆满的数字,但是考虑到这本书的厚度,那么100显然有点贪多求全了,并且本书是一位俄罗斯人所著,也就是说俄罗斯和前苏联还有沙俄阶段的建筑师占了很大的篇幅,有点偏颇。另外,他的有些比喻实在是。。。。。。而后者起名还是有待商榷 建筑艺术是人类追求想象力与现实的完美融合 这样登峰造极的艺术没有对美的执著追求与热爱是不会有成就的 这些建筑大师无一例外都是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对美执著追求的人 王道好走 鬼道难求 只要看过莱特的手稿 你就绝对不会把他当成鬼才 这是和他的认真不可分割的   当然 如果有 那么只有安东尼 高迪 晚上拿着这本书,看着高迪的建筑之后进入梦乡,我想梦到的一定是童话中的古堡   高迪奇思诡异的想象力真的是令人叫绝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神圣家族大教堂的落成 这是神的手笔啊

1 条评论:

律政扫门人 说...

1,您的总体评价:历史的沉积下,内容大气磅礴,文字的可读性极强。架构清晰,逻辑性强,情节缜密,可读性强;词藻华丽雅致,文风绚烂;在用词范围方面可以着重下功夫改进。情节缜密题材的小说值得尝试,将推理、悬念、历史的因素掺杂其中;同时也可以尝试杂文、评论等文体。行文时留心描写与情节结构的紧密配合,必然会诞生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1,您的评测结果:通过评测,您的文章与知名作家的相似度比较结果见下:

易中天42%虽然不明显,但是文章跟这位作家的风格有些形似呢。
说不得大师17%这个区间是比较正常的,看来你已经有了掌握神韵的感觉喔。
林清玄1%无语中......沉默啊沉默......